日期:112/9/25(一) 13:10-15:00
地點:R2009
講者:黃健予(《失去心跳的勇氣》作者)
撰文/攝影:高振皓
學程:社會關懷與創意知能微學程
自稱毛哥的黃健予,經歷了一場突如其來的心肌梗塞,導致身體永久損傷,開啟了一段充滿挑戰的復健生活。毛哥以"回家"為主題,與學生分享他的心路歷程,提到自己曾誤以為只要慢慢走,就能回到家,但在生死關頭卻無法作主。這反映出生命的無常性,人生的不可預測性。 值得注意的是,《病人自主權利法》中的《預立醫療決定》為每個人的權利。這項法規賦予每個人權利,可以透過預立醫療決定書,在狀況極端時保留對自己醫療的主控權。這意味著個人有權在健康狀態良好時,就自己的醫療事宜提前做出決定,以確保在生病或無法表達意願時,依然能夠得到符合自己價值觀和意願的治療。這不僅是一種權利,更是一種對自己生命的尊重。
毛哥分享了心臟移植後的生活,強調手術後需長時間的復健。由於心臟神經損傷,他無法感受心臟的狀態,可能在運動中出現危險情況(類似溺水的缺氧感覺)。這讓我們深思生命價值的問題,即使生命得以延續,是否還能享受原本的生活品質,這關係到醫療決策的核心。
最後,毛哥的故事提醒我們生命的脆弱,但也激勵我們思考醫療決策的重要性。透過預立醫療決定,我們能夠在清醒的狀態下,為自己的未來提前做好安排,確保生命在受到威脅時,能夠按照個人的價值觀和意願受到尊重。毛哥的故事告訴我們,醫療不僅是技術層面的挑戰,更是一場對於生命和人性的深刻反思。 「我一直以為,只要慢慢走,我們一定可以回到自己家。但這一刻我卻無法作主。」-黃健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