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 112/10/23(一)、112/10/24(二)、112/10/26(四) 12:00-14:30
地點:霄裡玉元宮、吳屋公廳、石母娘娘祠
撰文/攝影:葉姿妤
一個地方的樣貌是經過歷史發展、地理環境等人文堆砌而成的,有天然地形,有後天開墾,一筆一畫刻就了在地文化的樣貌。透過本次永豐高中導覽,除了讓學生看見平常不曾留意的風景外,也讓學生了解霄裡玉元宮一帶獨特的人文背景與文化。
玉元宮建於清乾隆十六年,原名三元宮,當時主祀三官大帝。後經過多番改建,於日治大正四年增祀玉皇大帝,並改名為現今的玉元宮。此外,於民國七十九年時改建並增建後殿,供奉觀音娘娘、彌勒佛、媽祖、文昌帝君、財神爺等,是為附近民眾的信仰中心之一。廟內有三界公爐,與八德三元宮、茄苳元聖宮、南興永昌宮輪流奉祀,形成四庄輪祀活動。 吳屋至德堂又稱吳公廳,是為吳家祖祠。吳家是客家家族,但推測當時聘請的建築匠師為閩籍,整體建築構造與風格更偏向閔籍。吳家祖祠經歷過日治時期、民初年代,在這期間幾次改建,自然也融入當時的建築元素,如清朝時漢人傳統的燕尾、馬背、花籃等構造,另外還有紅磚、洗石子、磁磚、玻璃等後來增加的建材與裝飾。
至德堂旁石母祠內供奉三顆石頭,早期除了主要的佛道教信仰外,人們也篤信萬物有靈,故此處石頭被視作靈石,人稱「石哀娘」。石母信仰乃客家人極具特色的民俗文化,往昔生活、醫療條件不佳,每每有孩童哭鬧或生病便帶來祈求平安順遂、無災無厄。 石母祠前有天然湧泉,被當地居民開鑿作浣衣池,並且被認為是霄裡最優美、最具規模的洗衣池。因為天然山泉涌泉且未經開發汙染,此處除作洗衣用途外,亦可取水飲用,泉水流動至池內後會再流到旁邊農田作灌溉用。